站位是决定战斗胜负的核心因素之一。合理的站位能最大化发挥英雄特性,同时规避敌方火力集中点。根据英雄类型差异,肉盾角色通常应前置吸收伤害,输出类角色需保持安全距离,而辅助英雄则需居中兼顾治疗与控场。团队阵容的互补性决定了站位需动态调整,例如双肉盾阵容可采取并排压迫式站位,而脆皮法师组合则需分散布局避免被范围技能覆盖。
战斗初期站位需考虑地形与敌方阵容特点。面对控制型敌人时,分散站位能降低群体技能命中率;若敌方以单体爆发为主,则可通过交错站位诱导其攻击错误目标。仙魔佛种族克制关系也会影响站位策略,例如仙族英雄对魔族有天然优势,可针对性调整站位形成压制。经文系统提供的属性加成和法宝的主动效果也需纳入站位计算,例如携带净化类法宝时可适当压缩阵型以覆盖更多队友。
实战中需根据战场形势实时调整站位。当敌方突进型英雄切入后排时,应及时收缩阵型保护核心输出;若敌方释放关键控制技能,则需迅速分散规避。部分英雄技能具有位移效果,可利用地形障碍物卡位限制其发挥。篝火夜话等特殊玩法中,BOSS的技能范围提示更要求玩家精准预判走位,通过扇形或圆形站位分摊伤害。
输出英雄应在肉盾吸引仇恨后进场,避免过早成为集火目标;治疗类技能需确保覆盖范围内包含多数队友。连招衔接时,控制技能命中后需迅速调整站位形成包围圈。法宝的群体增益效果也需在站位密集时释放,例如青霄珠的净化光环需覆盖关键解控时机。合理的技能循环能弥补站位失误,但本质上仍需以科学布局为基础。
通过观察高战力玩家的对战回放,可学习主流阵容的经典站位模式。日常推图时尝试不同站位组合,记录伤害承受数据以优化布局。帮派BOSS等团队副本中,沟通明确的站位分工能显著提升效率。英雄池深度增加,应建立个人站位数据库,针对不同战斗场景快速调用适配方案。